16、关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多见于青壮年
B、发病初期,X线仅见肺纹理增多
C、典型影像表现为病灶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D、病灶数量多时,双肺野可呈磨玻璃样改变
E、晚期粟粒状密度增高影常有融合倾向
解析:三均匀是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特征性改变,密集的粟粒结节可将肺纹理遮盖,使肺纹理不易辨认。发病初期X不能显示典型改变,仅见肺纹理增强或显示肺内有“颗粒感”,晚期粟粒阴影常有融合倾向。
17、肺气肿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C
A、终末细支气管过度充气
B、呼吸性细支气管过度充气
C、腺泡管过度充气
D、肺泡囊过度充气
E、肺泡壁破裂
解析: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的一种病理状态。
18、多发性骨髓瘤CT检查主要目的是:A?C?
A、观察有无骨质破坏及程度
B、确定有无病理骨折
C、检查软组织肿块大小
D、了解有无肿瘤内坏死
E、了解椎体压缩程度及范围解析:98年考题。第8知识点。CT检查可发现更多的病变,同时一些位于纵膈等处不易显示的软组织肿物显示出来。
19、以下肾脏的囊性病变中,有恶变倾向的是:C
A、尿毒症性囊肿
B、单纯性囊肿
C、盂旁囊肿
D、肾周囊肿
E、钙乳性囊肿
解析:肾盂旁囊肿不是真性囊肿,可能为淋巴源性囊肿或肾胚胎组织残余发展而成的囊肿,位于肾窦内,可见平扫为0~20Hu之间的低密度灶,不强化,此囊肿可压迫增强的肾盂与肾盏。
20、关于脾血管瘤的描述,错误的是:E
A、实性或囊实性肿块
B、边缘清楚低或等密度病灶
C、由毛细血管或海绵样扩张血管构成
D、毛细血管瘤最为常见
E、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
解析:99、00、02、05、07年考题。在增强扫描时海绵状血管瘤密度可逐渐增高,直至与正常脾脏密度呈相同的密度,或不均匀强化,总之其CT强化特点与肝血管瘤可相似,也可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21、不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表现的描述是:B
A、支气管壁增厚
B、空气潴留
C、印戒征
D、蜂窝肺?
E、多发囊状阴影伴气液平面
解析:03年考题。引起蜂窝肺的疾病有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类风湿性肺炎、多发性肺囊肿、放射性肺炎等。
22、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典型CT表现是:D
A、蜂窝状改变
B、肺内肺大疱
C、胸膜下肺大疱
D、两肺弥漫分布无壁低密度区
E、呈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区解析:98、02年考题。
全小叶型肺气肿的CT特点是全小叶的破坏而形成的较大范围的低密度区,无壁,且大小和形态多不规则。
23、脑出血吸收期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血肿水肿带增宽
B、吸收期始于第3~7天
C、密度减低表现为液性囊腔
D、血肿缩小
E、血肿密度减低
解析:脑出血按平扫密度可分为:①高密度期(1-14天)②等密度期(14-64天)③低密度期(30-84天)④慢性期(3个月后)--现代全身CT诊断学页
24、骨肉瘤的CT表现不包括:C
A、骨质破坏
B、瘤骨
C、死骨形成
D、软组织肿块
E、骨膜三角
解析:骨膜受刺激后发生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新生骨,进一步发展,新生骨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此三角即为骨膜三角,常为恶性肿瘤的迹象。
25、不属于前列腺癌CT表现的是:E
A、前列腺非对称性增大
B、盆腔淋巴结转移
C、前列腺内低密度灶
D、精囊角消失
E、前列腺内见斑片状钙化
解析:前列腺癌的75%起源于后叶周边带,约80%累及精囊的病人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膀胱精囊角的消失是肿瘤外侵的一个征象,前列腺癌很少蔓延至直肠,CT表现可见前列腺内密度稍低的癌结节或前列腺外形出现轻度隆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