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主讲:郭静老师
睾丸横向异位(Transversetesticularectopia,TTE),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全球仅报道例。TTE的产生是由于双侧睾丸通过同一个腹股沟管进入同一侧阴囊所致。有学者认为TTE是隐睾的一种特殊类型。TTE最常见于同时伴有隐睾症及对侧腹股沟疝的幼儿。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家庭医生为其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右侧阴囊空虚,怀疑隐睾,遂申请阴囊超声检查。
超声医师随即为患者安排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是东芝阿波罗XG及一个12MHz高频线阵探头。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阴囊内见2个相邻的椭圆形包块,呈睾丸样回声,其间见声影,考虑为折射伪像所致,同时也提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靠上方的椭圆形包块大小约1.7x1.3x1.2cm,与正常睾丸的超声表现相似,靠下方者大小约2.2x2.0x1.7cm,内部见多发散在点状强回声,无声影,考虑存在微石症(TesticularMicrolithiasis,TM)。右侧阴囊空虚,其内未探及正常睾丸回声。右侧腹股沟区及腹腔内亦未探及异位的睾丸样回声。CDFI:左侧阴囊内的2个睾丸样包块内均探及血流信号,分布类似正常睾丸,但无法明确两者的血供是共同的还是各自独立的。
图1:左侧阴囊矢状切面检查:左侧阴囊内见2个相邻的包块,其间见折射伪像所致声影(回声失落),靠下方的包块回声较低是由于其浅方的软组织层较厚,超声波途径时损耗较大所致(衰减)。
图2:左侧阴囊矢状切面检查:靠下方的睾丸内见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无声影,符合典型的睾丸TM。
基于超声所见,临床行MRI检查(西门子,1.5T),证实右侧阴囊内无睾丸,腹腔、骨盆腔及腹股沟区均未见异位的睾丸。左侧阴囊内相邻的肿物是相互独立的,为膜样结构分隔,考虑为2个独立的睾丸组织。MRI未能发现超声所描述的TM。双肾及双侧精囊腺(—)。
图3:MRI矢状面T2成像证实2个相邻的睾丸(箭头处)位于同一侧(左侧)阴囊内。
该患者最终未能同意手术探查,医生嘱咐其定期随诊和进行超声复查。
睾丸横向异位(TTE)也被称为睾丸交叉异位、单侧双睾丸、睾丸假性重复。TTE非常罕见,发生率仅为1:。TTE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TTE和发育过程中睾丸引带、悬韧带、雄激素异常有关。
TTE分为三型:
I型(50%):仅与腹股沟疝有关;
II型(30%):与残存的苗勒氏管结构有关;
III型(20%):其他,包括阴囊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尿道下裂、双性畸形等;亦可同时与多种疾病相关。
笔者所提供的这份TTE病例比较特别,因为①该例患者年龄23岁,不常见;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腹股沟疝或残存的苗勒氏管结构,故为III型TTE,最少见;③2个睾丸均位于同一侧的阴囊内,说明异位的睾丸完全下降入对侧的阴囊内;④大多数已报告的TTE病例中2个睾丸的超声表现一致,而该例中其一睾丸存在TM表现。目前,睾丸TM和TTE之间是否有联系,尚无相关报道。
TTE是公认的睾丸恶性肿瘤以及睾丸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多数学者认为TTE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密切相关。另外,TM以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特征(小睾丸、无精子及尿促性腺激素增高)的出现,同样意味着罹患TGCT的几率显著升高。
该例患者同时存在TTE及TM,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这两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对TGCT罹患率的影响情况,该患者因个人经济原因无法进一步手术处理,甚至无法承受每年进行超声复查,笔者及其团队最后决定免费为其每年复查阴囊超声,以监视其睾丸TTE及TM的变化,必要时进一步处理。
==End==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我是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图:本期主讲:郭静老师,深表感谢!^_^
上视频:郭静老师为我们倾情演绎《刺勒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