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教授讲故事
小偏方治大病——祛风止痒汤
王某,女,51岁,年3月6日于门诊治疗。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反复发作两年多。遇到冷、风、冬季及食海鲜后加重。曾服用西替利嗪等多种抗过敏药物,病情未见减轻。患者平素喜欢食辛辣和油腻食物,性情急躁易怒,已有高血压病史4年,但服用药物后血压控制良好。就诊时,患者全身皮肤瘙痒,尤其以夜间为甚,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大便干结,3~4日一次。舌质紫,苔少,脉象弦细。曾师分析认为,患者病情属于中医血虚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处方以祛风止痒汤、当归饮子两方合用: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白蒺藜2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期间以此方为基础,稍作调整,结果前后共服30余剂而愈。
药方组成
蝉衣15克,徐长卿15克,生地15克,红枣10枚。
治疗范围
本方具有祛风润燥,养血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痒风,证属血虚肝旺者,老年人多见,皮肤干燥,瘙痒剧烈,抓痕累累,冬季加重。
煎服方法
将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煮开,再小火煎煮20分钟即为头煎药,再如法煎煮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混合,将上药分2~3次饭后半小时温热服用。每日1剂。
机理分析
方中蝉衣是主药,有宣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等作用,徐长卿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利湿消肿的功效,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红枣有养血安神、调和营卫、缓和药性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类皮肤病,它的发病机理复杂,可能与神经因素有关。此外该方还可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蝉衣有镇静、镇痛等作用,徐长卿有抗炎、抗变态反应、镇静、镇痛的作用,生地对人的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红枣有镇静、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诸药共用可以治疗皮肤瘙痒症,还可用以治疗一系列变态反应引起的湿疹、皮炎、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曾师点拨:本方主要用于皮肤瘙痒症,证属血虚肝旺,但用药以疏散风热的蝉衣和清热解毒的徐长卿为主,生地黄、红枣养血为辅,故重祛邪兼顾补虚。清代《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痒风,遍身痉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中医学认为,皮肤瘙痒症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与脏腑气血有关,外因常与风、湿、热、虫有联系。《寿世保元》有“诸痛属实,诸痒属虚”之说,可见补益法在治疗皮肤瘙痒中的重要性,常用药包括生地黄、当归、白芍等。临证当辨明虚实主次,精准用药。
曾庆琪,教授,博导,中医世家传人,著名内科杂病、泌尿生殖男科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生殖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肿瘤外科杂志》主编。
祖岳父张朝盈公,扬州三代祖传中医,擅妇、内科,医术高妙。攻读学位之余,侍诊左右数载,得其亲炙,遂悟医道之玄妙,得薪火之传承。更先后师从徐福松全国名中医,王琦院士、国医大师,项平、蔡宝昌教授等,攻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家传与师承相结合,深得医德医术之精髓。
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荣获世界中医男科学术会议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称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优秀青年中医工作者等。
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专家、成果评审专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主、参编学术专著5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余篇。获国家发明、实用专利9项。近5年接受《健康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健康专访80余次。从业30余年,德术并举,深受患者信任。荣获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展中医男科杰出贡献奖”,入选年新华网“膏方滋补口碑医生”,荣获首届全球中医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中医人奖”,入选年度《现代快报》全国“膏方滋补民星中医”。入选好大夫网“中国最具影响力医师”等。
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科疑难杂病,头痛、失眠、焦虑、郁证、汗证、口腔溃疡、胃病、便秘、疲劳、心悸、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痛风。湿疹、瘙痒、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肿瘤术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等。尤其对男女不孕不育症、女性月经病、乳腺小叶增生症等乳腺病、前列腺病、阳痿早泄,男子少弱精、畸形、免疫性不育症、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不射精、遗精、滑精;精囊炎、睾丸附睾疾病;性传播疾病;泌尿系结石等有精深研究。
曾庆琪教授出诊时间、地点:
每周二下午、周六下午(14:00—19:00)医院门诊8楼专家4诊室。
曾教授专家门诊如有事停诊,一定发布停诊公告,敬请患者(尤其外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