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骨痛叫前列腺癌

有一种骨痛叫前列腺癌

+

最近临床上,看到好几例患者髋关节和腰痛,患者均以为是关节痛,然后拍片,按摩---几个月过后,病情逐渐扩散---

概念及概况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43%。

分类

95%以上的前列腺癌发生在前列腺腺体组织,其发展的顺序:局限于前列腺内—侵犯前列腺包膜—突破前列腺包膜—侵犯精囊腺—转移至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至骨骼和其他脏器。

另一种重要的前列腺癌类型是神经内分泌癌或称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可能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而非前列腺腺体。这种类型前列腺癌一般较早出现转移和播散,但并不分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且常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对其作用不明显,反而对化疗较为敏感。

此外,前列腺还可发生一些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恶性间质瘤,以及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前列腺。这些肿瘤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无明显增高,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往往产生局部邻近脏器受压迫,大多数患者以排尿和(或)排便困难就诊。

危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P53基因等的异常与高级别、高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遗传性。

前列腺癌的绝对危险因素:(1)年龄:45岁以上随年龄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加。(2)家族史:当家族中有直系男性亲属患前列腺癌时,该家族中男性发病率明显增高。(3)人种:前列腺癌美国黑种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人和美国白种人,我国列腺癌的发病率都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4)患有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男性,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相对危险因素:

(1)饮食:一些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含有高动物脂肪食物的男性也是前列腺癌的易发人群,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平时饮食中富含蔬菜和水果的人患病概率较低。

(2)雄激素水平:体内雄激素水平高也是前列腺癌的可能诱因之一。雄激素可以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饮酒、离婚或丧偶,以及经常饮牛奶、多吃蛋类和猪肉是中国人患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吃青绿蔬菜、水果和豆类食品则是重要的保护因素。

临床表现

前列腺癌生长缓慢,早期没有症状,仅筛查可见血清PSA值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异常改变。而一旦出现症状,常属较晚期的进展性前列腺癌。

主要症状:压迫尿道,可出现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流偏歪、尿流分叉或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这些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症状相似,容易误诊和漏诊。可伴全身症状疲劳、体重减轻、全身疼痛等。当前列腺癌转移到腰部、骶部、臀部、髋部骨盆,可引起转移性骨痛。呈持续性疼痛,或间歇性疼痛,亦可侵犯脊髓,可导致神经压迫,进而引起瘫痪。已有淋巴结转移,可出现下肢和阴囊肿胀的症状。

诊断及治疗

对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是目前前列腺癌确诊的金标准。一旦诊断,请立即到专科进行治疗。同时,也可辅助中医药治疗,以增强免疫力。

疾病预后

肿瘤分期决定生存时间的长短,同时与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有关。

I期:发生远处转移的机率为8-20%,5年生存率90-95%%。

II期:30-40%在5年内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60-70%。

III期:50%在5年内发生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30-40%。

IV期:5年生存率20%,10年生存率低于10%。

疾病预防

1.许多饮食因素可以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

牛肉和高脂奶制品似乎是前列腺癌的刺激物,大量奶制品的摄入可使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高;相反,水果和蔬菜及低脂饮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这些健康食物包括大豆(豆腐和豆奶)、西红柿、石榴、绿茶、红葡萄、草莓、蓝莓、豌豆、西瓜、迷迭香、大蒜和柑橘等。

2.定期检查,尤其是家族遗传前列腺癌,以及45岁男性,前列腺炎画着,有尿频尿急、腰痛和髋关节痛等症状。

3.PSA升高患者,可先期中医药等方式治疗;前列腺压迫者,可根据情况手术治疗。

4.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和生活规律。

西治未病提供中医知识的普及,养生饮食指导及建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vm.com/jnnzyf/121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