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夏季到
三伏养生动起来
7月4日
我院第十二届“冬病夏治”
暨第五届夏季养生节
全面启动!
活动时间
年7月4日
至
年8月31日
冬病夏治开展科室及治疗项目表
我院“冬病夏治”门诊全面开诊
儿科、呼吸科、骨伤科、脾胃病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名中医坐诊,并医院专家来院开设门诊。
启动仪式
7月4日当天
医院6位名医堂专家将来院坐诊,运用三伏贴+隔姜灸、热敏灸、疼痛贴等疗法和中药贴剂,通过体质辨识,一人一贴,实现个性化“夏治”,让更多市民受益于“冬病夏治”的独特疗效。
何映内科(杂症)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调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腰痛、腰酸、怕冷、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三高人群、年老体弱、大病初愈、久病体虚、容颜早衰等,并对内科各种杂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治疗有丰富经验。尤其对男性性功能低下、女性性欲冷淡、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睾丸、附睾疾病、精囊疾病等治疗有独特之处。
汪红消化(脾胃病)科
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行医30余年,主要从事中医内科(脾胃病、肝胆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调理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便稀便秘、腹部饱胀、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诊治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曹仕兵肿瘤术后调理
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肝脏、胆道、甲状腺等各种良恶性病变,以及肝脏肿瘤、胃肠肿瘤术后调理,如原发性肝癌,肠癌肝转移,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内外胆石病,胆道肿瘤,胆总管囊肿,胃肠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甲亢,乳腺增生,乳癌术后调理,丹毒,胆囊结石,胆管结石术后防复发,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治疗等。
刘岩皮肤科
主任中医师,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创疡学组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皮肤外科学组委员、南京自然医学会美容分会委员。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十五年,重点开展电离子、自体表皮移植,NB-UVB皮外科手术等治疗及科研工作。擅长治疗湿疹、银屑病、白癜风、黄褐斑、癣等皮肤疾病,对药疹、血管炎、疱病、自身免疫疾病,痤疮等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孙轶秋儿科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调治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厌食、体质虚弱等,尤其擅长小儿肾脏疾病:小儿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等。已研制出“丹芍颗粒”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平喘颗粒”治疗小儿哮喘;“清脾颗粒”治疗疱疹性口炎、“止汗颗粒”治疗小儿多汗症等新方,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许家莹妇科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首批江苏省名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师从汤昆华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宫颈病变等疾病,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保守治疗有一定经验。一直致力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流产类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完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加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
福利项目
邀您体验
中医非药物治疗(耳穴埋籽、刮痧、艾灸)
夏季养生茶饮、养生药膳品鉴
中药材辨识
为就诊人员发放中药香囊
让您零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
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冬病夏治”?
随着中医事业的不断发展,“冬病夏治”的概念已然逐渐流行并渐渐深入人心。“冬病夏治”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迄今为止我国医药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思想起源。“冬病夏治”是中医“春夏养阳”理论的具体体现与应用。
冬病
在冬日阳气不足的前提下,以阴寒之邪为主、多因素复合形成“伏邪宿根”,进而导致了经气脉络严重受阻的病机特征。
夏治
是以“起沉疴、复阳气、通脉络”为主要目的的治疗策略。
夏季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发泄,新陈代谢旺盛。阴阳消长,体内的阴寒邪气就处于最弱的阶段。阳虚体质者易于秋冬季节感受寒邪,或体内有“宿痰”、“伏饮”等阴寒邪气,则可于春夏两季助阳升发之势,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药物之阳借助机体生发之阳而起到抑阴补阳的作用,从而阳虚体质得到纠正,阴寒邪气得以祛除。
总编辑:顾宏春
副编辑:赵志军
设计制作:严臻王琳唐金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