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据报道,因弱精子症而导致的男性不育占20%~40%。弱精子症病因较为复杂,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弱精子症是指精液中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低于32%,其他精液参数参考值在正常范围,建议有2次及以上精液分析。弱精子症与少精子症或畸形精子症多同时存在,合称少弱精子症或弱畸精子症或少弱畸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的不育风险较精液参数正常者增加2~3倍,而少弱精子症或弱畸精子症患者增加5~7倍。
弱精子症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病因包括生殖道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射精管不全梗阻、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全身性疾病及其他因素对精子活力也有一定影响,仍有30%~40%的病例无法明确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称为特发性弱精子症。
1.生殖道感染:主要是附属性腺感染,常见病原体有大肠埃希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白细胞是精液中活性氧的主要来源,活性氧达到病理水平时,对精子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影响精子活力和DNA完整性。感染会损害附属性腺分泌功能,进而影响精子活力。
2.精索静脉曲张:VC导致男性不育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阴囊内温度升高,肾及肾上腺代谢物的返流等。氧化应激起着重要作用,氧化应激可直接或间接诱导生殖细胞凋亡;活性氧和抗氧化物质的失衡还会导致精子膜脂肪酸氧化,导致精子形态和活力的改变。
3.射精管不完全梗阻:射精管囊肿,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合并生殖道囊肿如精囊囊肿,这些囊肿会压迫射精管导致射精管不完全梗阻,引起精液量少和弱精子症。
4.免疫因素:正常情况下,机体不会对精子产生免疫反应,因为机体有多重局部免疫防御机制,避免了精子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导致引起针对精子的免疫应答。一旦机体的局部免疫防御机制受到破坏或失平衡,精子抗原可以激起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导致精子凝集,精子活力减弱。
5.遗传因素:目前报道与弱精子症相关的单基因遗传疾病主要包括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
6.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壬基酚影响干扰男性生殖系统引起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肥胖会对男性生殖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和精子DNA碎片指数升高。吸烟、饮酒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尚无明确结论——这句话简直就是男性朋友的盾牌啊(但是我们仍旧建议男性朋友在备孕阶段少抽烟少喝酒)
弱精子症有自然受孕可能,但是相对的配偶宫外孕、生化妊娠、胎停甚至是胎儿畸形风险也升高。所以,我们经常强调的——妻子能怀孕不代表丈夫的精子就没有问题。有过宫外孕、生化妊娠、胎停历史的女性朋友也不要自怨自艾,把问题责任独揽在自己身上。特别是备孕时间较短的年轻夫妇,建议排卵期间规律性生活积极备孕。重视对配偶生育力的评估及干预,有助于提高自然妊娠概率。女性年龄是最强的预测妊娠结局的因素,男科医生制定弱精子症的治疗方案时应参考生殖妇科医生对其配偶的生育力评估和治疗建议。如果双方均有不易逆转的不育病因,可采取ART助孕。不良的环境暴露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精子活力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携带易感基因背景的男性人群。尽管缺乏足够的高质量证据,但是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体育锻炼、戒烟戒酒等,有助于提高精子活力,提高受孕概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