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RADS的前列腺扫描原则及准备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70112/5199035.html

医院开展了前列腺磁共振的检查项目,但是能做到规范的很少。基本上大咖们讲前列腺的扫描及诊断也都来自与PI-RADS(ReportingandDataSystem),大部分用的是年的第二版,年出了个2.1版本,有少许的改变,下面就是结合这两个版本的检查技术方面的问题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先从检查前的准备说起,很多时候参数没问题但是检查的失败原因就是来自检查前准备。

1,病人做过活检多长时间能做前列腺磁共振?

病人活检后对磁共振信号影响主要是穿刺部位出血引起的T1高信号号和穿刺后炎症,虽然一般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建议穿刺后6周以上做磁共振。

但是如果穿刺部位的穿刺结果是阴性,而临床上考虑穿刺以外的部位前列腺癌的风险较大,也不必等到6周以后可以直接行磁共振检查。

病人准备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查前准备共识。前列腺检查主要的影响是肠道的蠕动,直肠的粪便和气体。

肠道内的蠕动,可以用解痉药,但是药物的副作用是要考虑的,具体用不用没有一个共识。

肠道内的粪便,可以使DWI变形,可以在检查前灌肠,但是灌肠又会促进肠道的蠕动,运动伪影增加。也是没有统一的共识。笔者认为检查前用开塞露是比较方便的,对直肠气体的排出也有帮助。

肠道内的气体也是会给DWI造成变形。如果不用直肠内线圈,可以俯卧或者用导管把直肠的气体排出来。

下面是医院的前列腺磁共振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看到后有点震惊,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他对磁共振检查的细节把控是多么的严格。分享给大家,可以参考。

医院都能做到这么细致,我们的磁共振图像质量怎么能不提高。

检查总体原则:1,所有病人均应做T1,T2,DWI,DCE,波普已经不再是必做的项目。

2,除非确定能排除前列腺癌,否则必有一个序列FOV要包括主动脉分叉水平,以评估淋巴结。

3,原则上尽量做到T1,T2,DWI,DCE,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层厚层间距。以便于比较。

技术细节:

1,T2WI,不压脂,必须有高分辨的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至少有一个。为了减少模糊伪影,回波链不应太长。

层厚3mm,无间隔,定位应和DWI,DCE一致。可以是纯横轴位,或者与前列腺的长轴垂直.

FOV:12-20CM,包括前列腺和精囊腺。

像素大小:相位方向≤0.7mm(phase),频率方向≤0.4mm(frequency)

其实要达到这样的参数设置还是挺不容易的,既要考虑信噪比,也要考虑时间,尤其在1.5T上难度挺大,所以还是建议在3T上做.

现在随着软件硬件的进步,很多3D序列克服了时间长,分辨率低的缺点,也可以尝试用.对于多方位观察前列腺效果也很好.

2,T1WI横轴位.可以压脂也可以不压脂.用SE序列或者GRE序列都可以.

定位和T2WI一样,可以允许更低的分辨率减少扫描时间.

3,DWI,至少3个b值,(0-)50-更好,(-0),(≥)-,并且ADC值是由前面0-和-0两个b值计算,避免峰度效应.所以前列腺的ADC值不要自动计算,做完手动算,或者-b值单独做

TE:≤90msec;TR:≥msec

层厚≤4mm,无间隔,定位匹配T2WI或者类似.这里没有强调和T2一致估计也是考虑有些机器层厚太薄信噪比太低,变形更严重.如果能做到3mm无间隔更好.

FOV:16-22cm

像素大小:相位和频率方向都≤2.5mmphaseandfrequency

4,DCE,推荐3D序列,压脂,时间分辨率≤15s

TR/TE:msec/5msec

层厚3mm层间距0,定位和T2WI一致.

像素大小:≤2mmX≤2mm

总扫描时间≥2分钟

打药速度2-3cc/sec,造影剂用药量0.1mmol/kg

有条件也可以减低点时间分辨率,扫描时间长点,后处理可以分析Ktrans等灌注参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vm.com/jnnzzd/13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