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定位及功能主治,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

 行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有些人对于行间定位及功能主治很是好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称释义

  行即行走,间即中间,此穴在第一、二趾缝端,经气行走其间,故名行间。

  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标准定位: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快速取穴:坐位,在足背部第1、第2两趾之间连接处的缝纹头处即是行间穴。

  作用:行间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类经·图翼》上说:“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行间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刺激行间具有疏肝泄火,清热凉血,镇肝熄风,疏经活络,理气止痛之功,对于多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引发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主治疾病

  主治头目,肝肾前因,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雀目内障,目赤红肿,迎风流泪,疝气,茎中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症瘕积聚,遗精白浊,遗尿,癃闭,厥证,善惊,癫痫,中风,急慢惊风,厥心痛,咳逆,呕吐,胸胁痛,少腹肿,手足拘急,四肢厥冷,口眼歪斜等。

  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青光眼、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神经分裂症、小儿惊风、失眠、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心悸、肠疝痛、足跟痛、腹膜炎、便秘、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阴茎痛、睾丸炎、糖尿病、红斑性狼疮等。另外实验研究显示,针刺行间穴,可使不同代偿功能的原发性青光眼的眼压在短时间内下降;若与人中,后溪配伍,针治因血钙降低而引起的手足抽搐症,可使血钙增高,症状消失。

  相关配伍

  行间配睛明、太阳,有清肝凉血,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行间配睛明、攒竹、瞳子髎、太阳,治目赤肿痛。

  行间配百会、风池,率谷,有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行间配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治偏头痛。

  行间配气海、地机、三阴交,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

  行间配气海、地机、太冲、合谷、三阴交,治痛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vm.com/jnnzzz/12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