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推荐理由:其实最早超声医师之家给大家推荐过这本书,已经卖脱销4次了!!本书引进自日本VECTORCORE出版公司的《日系经典·超声诊断精讲系列》。自年出版第1版至今已经再版3次,累计印次达40余次之多,深受日本超声医学界同仁喜爱。全书共分14章,第1章简述了腹部超声的检查技巧,第2章简述了超声仪器的构造和使用常识,第3章到第14章用了较大篇幅,细致地描述了肝、脾、胆道和胆囊、胰腺、消化管、淋巴结、血管、肾、肾上腺、妇科和男科等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超声图像,并配有精致的解剖示意图,方便读者对正常和异常结构一目了然。本书还对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述了超声扫查方法和诊断要点,同时对疾病的临床知识做了全面系统的讲述,可以使读者掌握更全面的临床知识,开阔专业视野,丰富和完善超声诊断所需的知识基础,指导读者从临床实践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提高诊断水平。目录第1章腹部超声检查技巧1一、超声波检查特点1二、超声检查的操作方法1三、检查前准备2四、检查注意事项3五、肝的扫查技巧4六、胆道系扫查技巧6七、胰腺扫查技巧8八、胰腺、脾、肾扫查技巧9九、超声诊断的典型征象11十、临床经过(随访)观察13第2章超声仪器构造18一、超声波的物理特性18二、超声探头及聚焦19三、分辨力和回声水平20四、伪像21第3章肝24一、超声解剖.肝的局部解剖.肝的分叶分段.Couinaud8分段法25二、断层模式图.剑突下横切扫查.剑突下横切扫查之右肋缘下扫查.右肋间扫查.纵切扫查(主动脉切面).纵切扫查(下腔静脉切面).纵切扫查(下腔静脉切面)29三、扫查方法.剑突下横切扫查之右肋缘下扫查.右肋间扫查.纵切扫查34四、肝外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的解剖.肝外门静脉系统的解剖.肝静脉的解剖35五、肝弥漫性病变.急性肝炎37胆囊壁和汇管区增厚(甲型急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脂肪肝42肝肾对照43脂肪无界征43肝脾对照43残留正常肝组织44局限性脂肪浸润.慢性肝炎46尾状叶(S1)肿大46肝门部淋巴结肿大46慢性肝炎.日本血吸虫病49网格状回声49鱼鳞状回声.肝硬化50腹水50门静脉高压51再生结节51丙型肝炎后肝硬化5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52日本血吸虫病(参考病例)53酒精性肝硬化54Wilson病5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硬化引起的侧支循环57脐周静脉58胃左静脉扩张58脾腹膜后吻合支59六、肝占位性病变.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血管瘤61CT表现62超声表现62MRI表现62血管瘤回声随时间发生变化62高回声血管瘤63高低回声混合的血管瘤63低回声血管瘤.肝结节病.再生结节.腺瘤样增生.肝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小肝癌.结节型肝细胞癌.巨块型肝细胞癌.弥漫性肝细胞癌.肝母细胞瘤.肝内胆管癌7.转移性肝癌75低回声肿瘤75牛眼征76高回声肿瘤77分叶状高回声肿瘤78中心低回声肿瘤78中心无回声肿瘤79癌脐79葡萄征.肝囊肿81孤立性肝囊肿81分叶状囊肿81多囊肝82囊肿内出血82胆汁瘤82囊肿钙化83肝纤毛前肠囊肿83肝紫癜症84胆管错构瘤.肝内钙化灶.肝脓肿86实性86混合性86囊性86蜂窝织炎87脓肿形成87气体产生87七、肝外伤88第4章脾92一、超声解剖和断层模式图92二、扫查方法.左肋间扫查.纵切面扫查93三、脾的测量.脾的测量方法94正常脾.脾大的诊断95脾大95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副脾.Gamna-Gandy结节96四、脾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脾占位性病变超声概述.鉴别诊断.脾内钙化灶的鉴别.脾囊性病变的鉴别.脾内低回声区域的鉴别98五、脾良性占位性病变99脾内钙化灶99脾囊肿性病变99脾结节病99脾淋巴管瘤脾血管瘤六、脾恶性占位性病变恶性淋巴瘤脾转移七、脾梗死八、脾外伤脾破裂第5章胆囊和胆道一、超声解剖1.胆囊2.胆管二、断层模式图三、扫查方法四、正常胆囊及胆囊病变的发生率1.正常摄食后的胆囊.折叠胆囊五、胆囊异常的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息肉样病变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沉积病弥漫型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胆囊癌.急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胆囊扭转气肿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瓷样胆囊.胆囊腺肌症弥漫型分节型底部型8.先天性异常多发隔膜型胆囊9.根据胆囊壁鉴别诊断腹水的良、恶性.胆囊双层壁图像六、胆管病的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病.胆道积气.胆汁瘤.先天性胆道扩张症.先天性胆道闭锁.胆管癌(胆管细胞癌或肝小胆管癌)乳头部癌(参考病例).肝内胆管乳头状腺癌.胆管囊腺瘤第6章胰腺一、超声解剖与分区二、断层模式图三、扫查方法.胰头部扫查.胰体部扫查.胰腺超声解剖正常胰腺(透过脾观察)四、胰腺的形成、正常胰腺声像图及测量正常腹侧胰腺1.胰管径测量及动态变化正常胰腺:胰管径的动态变化2.胰腺大小的测量法五、后腹膜的解剖六、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孤立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肿瘤样胰腺炎1.胰腺外伤.囊肿性疾病及鉴别vonHippel-Lindau病胰腺产黏蛋白肿瘤.胰岛细胞瘤囊实性肿瘤7.胰腺癌胰头部癌胰体部癌胰尾部癌全胰腺癌胰腺囊腺癌及其鉴别诊断第7章消化道一、超声解剖二、胃的各部位名称和胃壁的构造三、胃的扫查方法和超声声像图四、胃的正常超声声像图.正常胃壁的超声声像图.采用饮水法可观察到的正常胃壁结构五、胃和小肠疾病的超声诊断.胃溃疡.胃溃疡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肥厚性幽门狭窄症.胃炎急性胃炎6.胃癌胃黏膜下肿瘤——恶性淋巴瘤7.肠梗阻癌性腹膜炎小肠异尖线虫病小肠梗阻.肠套叠六、结肠的扫查法及结肠淋巴结七、结肠疾病的超声诊断.结肠癌.恶性淋巴瘤.结肠肠管重复症.纱布瘤.药源性结肠炎假膜性结肠炎6.缺血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憩室炎憩室炎第8章淋巴结一、腹部淋巴结系二、淋巴结肿大的鉴别1.反应性淋巴结肿大腹股沟区反应性淋巴结肿大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转移咽喉癌淋巴结转移胃癌淋巴结转移输尿管肿瘤淋巴结转移精原细胞瘤淋巴结转移-主动脉漂浮征恶性淋巴瘤第9章血管一、超声解剖二、扫查方法2.上腹主动脉纵切面扫查2.上腹下腔静脉扫查2.门静脉主干纵切面.肝静脉横切面扫查.腹腔动脉水平横切面扫查.脾静脉水平横切面扫查2.肾静脉水平横切面扫查三、多普勒超声的检测原理2.多普勒效应及血流速度测定原理.彩色多普勒成像原理.能量多普勒的原理及应用能量多普勒的临床应用2.闪烁伪像能量多普勒确诊血流的有无2.血流速度波形——动脉波形和静脉波形2.分析搏动性波形的指数2.血流紊乱时的血流波形变化四、腹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2.腹主动脉瘤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髂总动脉瘤.动脉栓塞.静脉栓塞.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发育和变异——环主动脉肾静脉7.淤血性肝8.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9.门-体静脉分流.门静脉血栓症.门静脉癌栓22.海绵状血管增生第10章肾及尿路一、超声解剖1.肾动脉右肾动脉2.肾静脉左肾静脉纵切面声像图左肾静脉横切面声像图3.弓状血管正常右肾纵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右肾血流二、扫查方法婴幼儿的正常肾三、正常肾脏超声声像图正常变异肾柱胎儿性分叶单驼峰征肾窦内脂肪沉积四、泌尿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先天异常马蹄肾L形肾重复肾盂输尿管输尿管囊肿异位肾.肾盏憩室.肾动脉瘤.囊肿肾囊肿肾盂旁囊肿多房性肾囊肿多囊肾-早期图像成人型多囊肾婴儿型多囊肾5.尿路结石肾结石珊瑚状结石(鹿角形结石)肾盏憩室内结石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结石输尿管膀胱移行部结石.痛风肾.肾实质钙化症、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海绵肾(髓质海绵肾).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梗死出血性膀胱炎尿路结核肾结核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的超声声像图.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2.肾积水容易误诊为肾积水的正常声像图肾外肾盂与肾积水的鉴别轻度肾积水中度肾积水重度肾积水13.占位性病变肾细胞癌肺癌肾转移肾盂肿瘤输尿管乳头状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膀胱肿瘤.肾外伤.尿性囊肿.神经源性膀胱.小梁小房.脐尿管病变脐尿管残留:脐尿管开放脐尿管癌第11章肾上腺一、正常解剖CT二、正常超声声像图三、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1.肾上腺出血出血后钙化2.肾上腺增生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2.骨髓脂肪瘤.肾上腺癌.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恶性肿瘤恶性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第12章妇科超声一、妇科超声解剖二、正常子宫和卵巢声像图.正常子宫正常子宫纵断面声像图正常子宫、卵巢横断面声像图2.子宫后屈.子宫内异物三、妊娠声像图.正常妊娠正常妊娠—妊娠10周妊娠合并黄体囊肿—妊娠20周2.异常妊娠子宫内发育迟缓胚胎停育宫内胎儿死亡正常位置胎盘早期剥离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异位妊娠无脑儿四、异常子宫的超声声像图.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肌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颈癌3.子宫内膜癌五、卵巢的超声声像图.滤泡囊肿2.黏液性囊腺瘤3.假黏液瘤3.子宫内膜症性囊肿:卵巢子宫内膜症3.皮样囊肿:良性囊性畸胎瘤3.囊腺癌.克鲁肯伯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卵巢出血六、输卵管炎第13章男科超声一、男性科超声解剖二、下腹部淋巴结解剖三、正常前列腺声像图正常前列腺断面正常精囊腺断面(精囊造影后)正常前列腺横断面正常精囊腺横断面正常前列腺及精囊腺纵断面四、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3.前列腺增生症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前列腺癌第14章其他腹部超声一、急性阑尾炎二、淋巴囊肿三、纤维腺瘤四、腹膜后纤维化五、膀胱憩室六、隐睾右侧隐睾在线试读:第1章腹部超声检查技巧
一、超声波检查特点
超声波声像图的特殊性
超声波声像图与其他检查方法不同,有其特殊性,如果不了解这些特性则会有错误的认识。超声波具有反射、折射、干扰等特性,在声像图中产生各种伪像和噪声。如果检查者不了解声像图形成原理,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超声波检查的特殊性
超声波检查是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全程的近距离接触,所以检查者应非常注意态度、语言、表情等。因人工操作,存在检查者的技术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检查者的操作技术、仪器掌握、解剖学知识、病理学知识等有关,所以不同的人操作不一定有相同的结果。而且是实时观察,需要判断异常所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检查者具备动态观察力。
超声波的优点
实时观察
没有放射线辐射(非侵袭性),可以反复进行胎儿检查
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引流
可以连续观察任意切面,自由选择扫描方向
对软组织分辨力高、能详细描述,可做组织学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获取血流信息
利用FFT波形分析可以进行流速测量、波形分析
可以取得由肾功能低下而无法使用碘油造影剂患者的血流信息
可以进行腔内探查(超声波内镜经直肠、经阴道等)
超声波仪器比CT、MRI体积小,可移动,能进行床旁检查
超声波仪器比CT、MRI价格低,所以检查费用也低
不需要附加设备(检查室的结构、空调、特殊电源等)
短时间内可以进行三维重建超声波的缺点
观察范围局限,很难掌握全局
缺乏重现性
存在超声波特有的伪像
很难观察与软组织声阻抗差非常大的骨骼、空气后方的组织,检查部位受限
肥胖者可能因为图像质量不佳而影响诊断
由于是断层显像,无法展现断层面邻近的信息
二、超声检查的操作方法
超声图像的成像方法
纵切扫查
纵切断面是从被检查者的右侧观察,声像图的左侧为被检查者的头侧。
横切扫查
横切断面是从被检查者的足侧观察,声像图的左侧为被检查者的右侧,与常规CT图像一致。
三、检查前准备
中午之前
原则上,上腹部的检查应当日早上禁食、中午前进行。进食后胆囊收缩、囊壁增厚,这与引起囊壁增厚的疾病无法鉴别。而且,进食或者午后,消化道容易产生大量气体,就很难观察胰腺、胆囊。茶水因只含水可以喝,但是有时误喝引起胆囊收缩的脂肪类物质(牛奶、咖啡中的牛奶、奶茶)等,所以禁食为好。
进食后
如不得已下午进行上腹部检查,进食6h后方可进行检查,此时胆囊基本充盈。
憋尿
除了上腹部,同时检查泌尿系以及盆腔时,应憋尿。
检查顺序
检查当日,如同时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应先进行超声波检查。腹腔镜术后患者一周后方可进行超声波检查。
脱气水
检查胃壁隆起性以及肥厚性病变时,被检查者应喝~ml的蒸馏水(事先无准备时可以喝自来水)。胰腺或腹主动脉周围组织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如果喝蒸馏水后,进行坐位、侧卧位检查非常有效。这种方法称为饮水法。参考P8、P、P、P。
脱气水……自来水煮沸5min后冷却的水。
四、检查注意事项
其他资料
进行检查前应了解被检查者的既往史、临床信息、何时做了何种手术、目前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等。
脱衣服
检查时,男性脱掉上衣、女性只穿文胸。如果没有穿文胸,用毛巾遮挡胸部(上页照片所示)。
体位
一般采取仰卧位,举双手放在头上方。这种姿势可以增宽胸廓(肋间隙),有利于放置探头。根据情况可以进行坐位、侧卧位等体位变化。
耦合剂
进行检查时涂抹耦合剂(传达剂)。如果耦合剂的涂抹方法不当,会引起声像图变暗,所以应涂抹充足使图像清晰。耦合剂的温度为室温时,被检查者会感到冰凉,所以,可用开水、加热器等加热到皮温。
呼吸相
检查者可以让被检查者“鼓肚子”,在深吸气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但是,根据部位以及消化道气体或肺内气体位置,有时在深呼气末进行检查。
探头
检查时,探头不仅仅接触皮肤,而且应轻压皮肤进行探查。消化道的气体较多时,应用力加压探头,使气体移动,以清楚显示图像。
扇形扫查
超声波图像归根到底只显示探头所扫查的切面。所以,应进行扇形扫查(tilting),尽可能显示所有部位(下图)。这不只是一个方向的扇形扫查,而是多方向扇形扫查。
聚焦区域
声像图中聚焦的部分声压*强,图像也清晰。所以,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聚焦,使观察部位保持在聚焦区域内。
实时
超声波的优点之一是能实时观察,应充分利用此优点取得信息。
注意
检查时,被检查者可能变得过度敏感,所以检查者应注意言行,谨慎对话。
扇形扫查(tilting)
五、肝的扫查技巧
门静脉与肝静脉的显示——右肋缘下扫查
高回声管壁
深吸气,在右肋缘下探查肝时,声像图上距体表1~3cm处开始显示肝。肝内可见数个条状或类圆形的无回声。其中,管壁呈高回声的结构为门静脉,通常显示水平走行的左支横部(水平部)。
9点·10点半·12点肝静脉
显示门静脉(横部)切面时,向人体正中上方移动探头,略呈纵切。扇形扫查,在9点、10点半、12点3个方向(时针)可见无管壁回声的条状无回声。分别为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如果肝静脉在腹式呼吸吸气相变窄时不易观察,有可能在胸式呼吸吸气相容易显示。
探头角度
显示门静脉和肝静脉时探头的*佳位置有细微差异,所以应充分掌握脉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其中*重要的是显示各个结构以后,轻微地变化探头的位置、角度追踪至末梢。
门静脉与肝静脉的显示——右肋间扫查
右肋间扫查是将探头放在右侧第8~10肋间、深呼气扇形扫查。
高回声管壁
门静脉管壁呈强回声。图像的右侧、中-下部至中间的条状结构为右支,分出数个分支。
管壁不显示
肝静脉管壁不显示。一般在图像的左下方至中间显示肝右静脉。在此切面上几乎不显示肝左静脉。
膈顶部
肝右叶膈下的肝组织称为膈顶部,易成为盲区,所以深呼气时在右肋间从前到后摆动探头进行扫查。而右肋缘下扫查是深吸气时进行观察。
如果很难显示,则使用线阵探头,较容易观察膈顶部。
肥胖者
肝显示比较困难的情况是由于过度肥胖肝上抬、肝硬化等疾病引起肝萎缩,这种情况即使在右肋缘下深吸气扫查也无法清楚显示肝。
此时右肋间探查较易显示肝。但是只在一个切面观察会出现误诊、漏诊的可能,所以,坐位、左侧卧位等变换体位使肝下移,尽量能在右肋缘下进行观察。
这样也显示不清时,把探头放在肋骨上显示肝来确认门静脉的走行,即使图像中出现肋骨的声影。
回声增强肝或“亮”肝
实质回声非常强的肝称为brightliver,被认为是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但是,即使是同一个肝,如果声束通过的皮下脂肪厚度不同,肝回声也不同。所以,从皮肤到肝表面的距离大于3cm时,无论有无脂肪肝都称为brightliver。
这是因为超声波容易通过皮下脂肪层,在后方(这里指肝)产生回声增强效应(acousticenhancement)。
六、胆道系扫查技巧
肝内胆管的显示
肝内胆管沿门静脉走行
肝内胆管沿门静脉走行,一般能显示至段支。段支直径约1mm,大于1mm视为扩张。一般在右肋缘下扫查、剑突下横切扫查、纵切扫查显示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后,沿其分支(S2,S3,S4)观察左胆管。右肋缘下扫查显示门静脉右前支、右后支的分支,右肋间扫查显示门静脉分支(S5,S6,S7,S8),沿这些分支观察右胆管。一般不显示尾状叶支(S1)。
1.右肋骨弓下扫查
2.右肋间扫查
肝管及胆总管的显示
从门静脉主干开始
左肝管位于门静脉左支横部的腹侧,右肝管位于门静脉右支的腹侧,为直径2~3mm的管状结构。左右肝管汇合形成肝总管,向下走行,所以在右纵切扫查、右斜切扫查只要能显示门静脉主干,就能显示位于其腹侧的肝总管,直径小于6mm。
胆总管为肝总管的延续。如果不能显示门静脉下段,就无法确认胆总管。有时由于消化道气体干扰无法显示胆总管。此时应采取右前斜位,充分利用肝窗进行观察。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查看店铺更多好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vm.com/jnnzby/1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