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病理读片会片号41

来源:病理论坛

患者:徐**性别:男年龄:65患者因“黑便半月余”拟胃癌收治入院。巨检:部分胃切除标本,胃小弯长8CM,大弯长16CM,近切缘胃小弯处见一暗红肿块,突向腔内,大小14*8*4CM,见明显的出血、坏死,质中,侵及胃壁全层。网膜组织12*9*3CM,未见明显结节。全腹CT增强:胃窦软组织肿块增厚影且强化伴多发低密度改变,肝实质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肝包膜下见少量水样密度影,双肾实质内见多发类圆形无强化囊样低密度影,后腹膜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胆胰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前列腺及双侧精囊腺如常,直肠壁不厚,双侧脂肪间隙清晰。考虑:胃窦占位,间质肉瘤较癌可能大伴肝脏及肺内转移。少量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双肾多发囊肿。实验室检查:AFP:.10ng/mlCEA:61.22ng/mlCA:55.74U/ml诊断:1、低分化腺癌?肉瘤样癌?ck7ck20VillinCkpanVim2、肝样腺癌或转移性肝细胞肝癌?AFPGly-3Hepar-13、GIST?CDDog-14、恶性黑色素瘤?HMB45S-、上皮样血管肉瘤?CD、上皮样平滑肌肉瘤?DesminSMA7、绒毛膜癌?β-HCGKi-67低分化腺癌伴绒毛膜癌样分化绒毛膜癌临床及组织学特点:发生于男性的绒毛膜癌非常少见,一般主要发生于睾丸,发生于生殖器官以外主要以胃肠道,特别是胃多见。胃原发性绒毛膜癌主要见于男性,平均54.9岁,主要症状是消化道出血及上腹部肿块,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原发性胃绒毛膜癌病人的血清中,HCG和CEA都有升高,而HCG的升高对胃绒毛膜癌诊断较有价值。胃绒毛膜癌大体上以溃疡型为主,病变主要发生于胃小弯,伴有出血和坏死,肿瘤往往浸润胃壁全层,胃周围淋巴结的转移则以腺癌为主。肿瘤易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如肝、肺、网膜等。组织学特点:大多是多种肿瘤成分共同存在,在溃疡边缘主要以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或低分化腺癌为主;而在溃疡的底部可见绒毛膜癌细胞,后者包括多边形的细胞滋养叶细胞以及多核、巨核的合体滋养叶细胞,胞浆丰富含有空泡,胞浆略嗜碱性,核大、多边,核分裂像较多见,间质较少,可见较多血管,并见肿瘤细胞侵犯血窦、血管,也有细胞的变性、坏死。鉴别诊断:主要与GIST、低分化腺癌、肉瘤样癌、恶性黑色素瘤肝样腺癌或转移性肝细胞肝癌、上皮样血管肉瘤、上皮样平滑肌肉瘤鉴别,组织学上他们有所差别,免疫组化的应用对鉴别诊断有相当大的帮助。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什么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vm.com/jnnzcs/4855.html

当前时间: